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重温红色记忆,弘扬爱国情怀。7月11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联合古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共同开展主题为“红色故事宣讲:天目湖畔的巾帼英雄——菡子”的公益宣讲志愿活动。
本次活动在古县街道翠屏新村邻里中心开展,由古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徐文婷为辖区内部分退役军人、军属及30名学生代表进行主题宣讲。
1921年,菡子出生于天目湖畔的一个书香家庭,这位自幼浸润在江南烟雨里的少女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投身革命洪流。1938年,17岁的菡子怀揣着“救亡图存”的信念奔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接受洗礼,从此与革命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宣讲中,徐文婷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逐步讲述其真实的生活状况、生平经历、文学才华以及革命经历,还原了菡子在战火中的创作轨迹。从《纠纷》中对根据地军民关系的细腻刻画,到《从上甘岭来》里对志愿军英雄的深情礼赞,她的笔始终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一段菡子在抗美援朝战场的往事令人动容:为了采写真实的前线故事,她主动要求随部队夜袭,在零下三十度的雪地里潜伏数小时,手指冻得无法握笔,就用嘴哈气温暖后继续记录。学生代表在听完菡子的革命故事后激动地说:“像菡子这样用笔墨守护家国的人,也是值得我们敬仰的革命英雄,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先进榜样!”
菡子(1921-2003),原名罗涵之,著名女作家,也是唯一一位去过朝鲜和越南战场的女作家。1921年3月,菡子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县茶亭乡。少年时就读溧阳第一女子小学,1934年考入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后进无锡竞志女子中学,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读书会和无锡学社。1937年11月,到南昌新四军办事处,参加江西省青年服务团。1938年8月正式入伍并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服务团民运组长、战地服务副队长,《前锋报》《抗敌报》《淮南日报》编辑、记者。《淮南大众》社长兼总编辑。1945年后任淮南妇联、山东妇联宣传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上海工厂军管会工作并任华东妇联宣传部副部长。1955年至1956年任梅山水库及射阳河闸工程队党委书记、水库政治部主任、党委委员。1956年夏任中国作协创委会副主任。1976年后,被选为中国作协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上海市作协副主席。2003年6月去世。代表作品有《黄山小记》《重逢日记》《从上甘岭来》《前线的颂歌》等。
下一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不断拓展红色故事宣讲内容和宣讲对象,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更多退役军人、军属和青少年聆听红色故事、感受精神力量,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共同凝聚爱国奉献、奋勇争先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