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日前,由溧阳国投实施的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一标段)启动,将对我市7个乡镇约31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实施系统性改造,通过管网升级与智慧监测技术深度融合,助推城乡供水一体化与“双碳”战略协同落地。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区域供水一体化,但部分乡镇管网因建设年代久远,漏损问题严重,这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影响供水稳定性和居民生活品质。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启动全域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重点对古县街道、天目湖镇、戴埠镇等7个乡镇的管网进行全面升级。
目前改造效果已初步显现。在首批完成施工的小区,居民家中水压从1.7兆帕提升至2.0兆帕,用水稳定性显著提升。
“以前洗澡时热水器经常打不着火,厨房用水和淋浴不能同时开。”家住埭头镇江南庭院的陈莉直言,管网改造前,小区长期受水压不足困扰。随着工程推进,这类问题正被逐一破解。“现在水压正常了,用水方便多了。”陈莉说,改造工程显著提升了她的生活品质。
在改造过程中,项目采用分级改造、精准施策的方式。一级管网采用球墨铸铁管等高耐久材料,结合水平定向钻技术,减少道路开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二级管网优化管道布局,增设智能阀门与消火栓,提升供水效率;三级管网入户支管全面更换为PE管,同步安装远程传输水表,实现用水精准计量。此外,项目创新性地引入“水音+噪声”双模式监测系统,布设110套智能设备,实时捕捉管网异常声响,通过AI算法精准定位漏点,并分区设置水质、水压、流量监测点,确保供水安全与稳定性。
“我们不仅要解决当前的漏损问题,更要为溧阳未来城市发展筑牢供水生命线。通过技术创新与长效管理,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项目负责人钱超表示,未来,工程积累的管网数据将接入城市管理平台,推动城乡供水服务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型。(邹迪 黄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