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溧阳高新区、溧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管理办公室,市各委办局、直属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于2025年6月至12月举行溧阳市第十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各部门要认真组织、积极参赛。
附件:1.溧阳市第十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竞赛规程总则
2.溧阳市第十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组织委员名单
溧阳市人民政府
2025年6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溧阳市第十届运动会
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
溧阳市第十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将于2025年6月至12月举行。为保证各项竞赛活动规范、有序、顺利进行,制定本规程总则。
一、比赛时间
2025年6月-12月
二、竞赛组织
成立溧阳市第十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三、竞赛设部
学生部、职工部、镇(街道)部、社会部、老年人部、残疾人部,共六部。
四、竞赛项目
(一)学生部
幼儿组:足球、篮球、快乐体操,共3项。
小学组: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体适能、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共10项。
初中组: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共9项。
高中组: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共7项。
(二)职工部
田径、足球(男)、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拔河,共8项。
(三)镇(街道)部
游泳、篮球(男)、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象棋、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共7项。
(四)社会部
5人制足球(男)、3人制篮球、网球、健身气功、传统武术、木兰拳、太极拳、广场健身舞、钓鱼、台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共11项。
(五)老年人部
乒乓球、门球、象棋、围棋、柔力球,共5项。
(六)残疾人部
田径、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共5项。
五、参赛办法
学生部设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专),由市教育局负责牵头组织。
(1)政法代表团(市法院、检察院、天目湖地区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溧阳监狱、常州监狱、新康监狱),由市委政法委负责牵头组织。
(2)建设代表团(市住建局、城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由市住建局负责牵头组织。
(3)交通代表团,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牵头组织。
(4)供电代表团,由市供电公司负责牵头组织。
(5)金融保险代表团(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由市政府办负责牵头组织。
(6)税务代表团,由市税务局负责牵头组织。
(7)教育代表团,由市教育局负责牵头组织。
(8)卫生健康代表团,由市卫生健康局负责牵头组织。
(9)工信代表团,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牵头组织。
(10)邮电代表团(邮政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邮政银行、邮政速递物资公司),由邮政公司负责牵头组织。
(11)市场监管代表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溧城街道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牵头组织。
(12)机关代表团(没有列入其他代表团的市级机关),由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负责牵头组织。
以镇(街道)为代表团组织参赛。
社会部面向社会公开报名参赛。
以镇(街道)为代表队组织参赛。
以个人名义参赛。
六、运动员资格
(一)学生部运动员比赛资格
必须是2024年12月31日以前在市教育局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除江苏省少体校、常州市少体校、省常中高水平运动队可代表原输送单位参赛外,省体工队、大专院校以及中专学生等一律不得回原单位参加比赛。
(二)职工部运动员比赛资格
1.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2.合同制职工。必须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与所在单位建立合法劳动关系,并正常缴纳各项保险。
(三)镇(街道)部运动员比赛资格
1.所属镇(街道)范围内的居民。镇属单位、企业职工,必须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与所在单位建立合法劳动关系,并正常缴纳各项保险。
2.有居住证者在镇属单位工作的,必须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与所在单位建立合法劳动关系,并正常缴纳各项保险至报名当月。在该镇(街道)居住的外来人员,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以及2023年12月31日前在溧阳市公安机关办理的居住证原件。
(四)社会部运动员比赛资格
1.溧阳市范围内的居民户口,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
2.非溧阳市户籍者必须持有2024年12月31日前在溧阳市公安机关办理的居住证原件。
(五)老年人部运动员比赛资格
女:年满52-70周岁。
男:年满55-70周岁。
(六)残疾人部运动员比赛资格
参加残疾人部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由市残联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共同认可方可比赛。
(七)其他要求
1.职工部、镇(街道)部的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代表团、一个部的比赛(社会部除外)。
2.运动员均可参加社会部的各项竞赛项目。
3.运动员如在参赛资格上弄虚作假,在赛前、赛中发现并查实的,终止其比赛资格;赛后发现并查实的,集体项目取消团体名次,个人项目取消个人成绩,并对其所在参赛单位作通报批评、收回奖状奖品等处罚。
4.参赛运动员必须经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具备参与所需项目的身体条件,并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七、组织实施
(一)在市政府领导下,设立大会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二)在大会组委会统一领导下由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各部比赛。学生部比赛由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共同组织实施;职工部比赛由市总工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共同组织实施;镇(街道)部比赛由市农业农村局、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共同组织实施;社会部比赛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体育总会及相关协会共同组织实施;老年人部比赛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共同组织实施;残疾人部比赛由市残联、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共同组织实施。
八、竞赛办法
(一)各部的各项比赛,均按单项竞赛规程执行,各部、各项目竞赛规程由具体组织单位陆续下发。
(二)集体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少于3个队的取消该项目比赛,单项比赛凡参赛运动员少于2人的取消该项目比赛,并通知参赛单位换项目不换人。
(三)比赛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公布的最新各项竞赛规则以及本次运动会的补充规定。
九、录取名次和计分办法
(一)录取名次
1.学生部、职工部、镇(街道)部、社会部、老年人部、残疾人部均不计奖牌总数,不计团体总分,不排位。
2.各单项项目计团体总分,并录取团体、单项前八(或六)名。
(二)记分办法
1.各单项比赛取前八名的按9、7、6、5、4、3、2、1计分,取前六名的按9、7、6、4、3、2计分,不足录取名次数,按高限计分。
2.田径比赛运动员破溧阳市年龄组纪录加3分,破溧阳市最高纪录加7分,破常州市最高纪录加10分。学生部小学组达三级运动员标准加2分,初中组、高中组达二级运动员标准加6分,达一级运动员标准加12分。一个运动员在同一个项目不同赛次的比赛中,多次破各种纪录,只计算一次最高分,达等级运动员按高等级的计分,破纪录达等级可同时累计加分。团体总分是将参赛运动员在各项目中的名次得分、破纪录得分、达等级得分累计总和计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若得分相等则按达一级运动员、破常州市、溧阳市纪录、达二级、破溧阳市年龄组纪录,达三级、金、银、铜牌数排列名次,多者名次列前。
十、报名办法
(一)报名要求
参赛运动员必须在各项目比赛前15天凭下列证件报名:
1.学生部:学籍卡原件,身份证,集体项目7寸合影彩照一张。
2.职工部:身份证、所在单位的正式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缴纳保险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以及2寸近照二张,集体项目7寸合影彩照一张。
3.镇(街道)部:身份证、户口簿(非溧阳市户籍者在镇属单位工作的必须提供居住证、提供正式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缴纳保险证明原件及复印件)、2寸近照二张,集体项目7寸合影彩照一张。
4.社会部:身份证、户口簿(非溧阳市户籍者必须提供居住证)、2寸近照二张,集体项目7寸合影彩照一张。
5.老年人部:身份证。
6.残疾人部:身份证、残疾证。
(二)设立代表团
各镇(街道),各系统设立代表团,各代表团设团长1名、副团长若干名、竞赛联络员1名,并将代表团名单报大会组委会办公室。
(三)补充事项
各代表团参加本届运动会第一次报项于2025年6月20日截止,逾期视为放弃。第二次报名时,各代表团、代表队将参加各部(组)比赛的报名单一式两份,按各部(组)各单项竞赛规程规定的时间,分别送达各部(组)比赛的牵头部门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十一、表彰办法
对参加各部单项竞赛中获得团体、个人项目前三名颁发金、银、铜牌,四至六(或八)名颁发获奖证书。
十二、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三、本规程总则由溧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负责解释
附件2
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为切实加强对溧阳市第十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组织领导,抓紧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第十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成立溧阳市第十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名誉主任:周永强 市政府市长
主 任:方学军 市政府副市长
执行主任:宋玲园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副 主 任:居 乾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李 球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级机关工委书记
马俊浩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黄跃华 市教育局局长
董含星 市工信局局长
孙 斌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徐星频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景茂松 市残联理事长
马小其 市老年人体协主席
委 员:崔 恩 市教育局副局长
张时锋 市工信局副局长
龚定俊 市公安局副局长
黄亚红 市财政局副局长
史林飞 市人社局副局长
汤 莉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建强 市卫健局副局长
何 成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委委员、
市公共文化体育中心主任
吴云江 团市委副书记
徐文喆 市总工会副主席(挂职)
王 金 市妇联副主席
虞水生 市残联副理事长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由宋玲园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何成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赛事的组织协调工作。组委会作为临时性工作专班,不纳入议事协调机构管理,待工作任务完成后及时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