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概况
基本情况
本年度决算公开的是溧阳市归侨侨眷联合会2014年度的收入支出和三公经费情况。溧阳市侨联是中共溧阳市委领导下的一级人民团体,其性质为行政,属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在溧阳市南环路18号大楼二楼办公。在市级机关机构改革中,经市编委核定行政编制4名(含行政附属编制1名)。现在职实有人员3名,退休人员4名。单位负责人耿伟。财务不独立,其人员工资、福利、公用及业务费用等均在市府办行政科列支。
侨联主要职责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努力维护全市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做好稳定国内侨心,争取国外侨心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
2、团结和组织全市归侨、侨眷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教育归侨、侨眷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引导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3、加强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做好海外第二、三代人及新华侨、留学生的工作。利用民间渠道做好宣传工作,推动海内外民间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
4、努力开展引资引智工作,积极促进海外华侨、华人来溧进行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事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协助海外华侨、华人在国内投资兴办经济实体、文化、卫生与社会公益事业等。
5、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活动。深入了解侨情民意,对国内外的侨情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重大动向,反映侨界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制定侨务政策提供依据;积极参政议政,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工作,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6、加强对基层侨联组织的指导,帮助基层建立侨联组织网络,健全制度,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引导他们正常地开展各项活动。
7、扶持侨资侨属企业的发展,教育和引导他们依法办事,照章纳税,提高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帮助他们协调关系,解决困难,为他们提供服务。
8、根据章程提出市侨联的工作方针、计划和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市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并指导、检查各基层侨联组织贯彻执行情况。
9、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有关事项。
侨联年度工作任务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经济交流会和常州市“凝侨心、聚侨力,同心服务常州现代化建设”会议精神,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市对外开放战略,深入实施侨智侨资引进行动、侨务载体建设行动、侨界人士服务行动、侨务资源涵养行动,同心谱写苏南现代化建设的溧阳篇章。
(一)围绕发展大局,加大引智引资力度
1、抓好载体建设。着力打造侨胞创业园。促成3万平方米的“时尚产业创新园”的成立,打造一个全新的服装时尚设计中心,推广中国设计师的设计概念和作品,成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中的“中关村时尚产业创新园”。并作为2014年市重点创新工程上报。
2、抓好品牌活动。运用“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和“海外江苏之友”等品牌活动,把侨务引智引资活动做成精品,坚持依靠人才引信创新,推动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来我市创新创业。争取资源。加强与上级任务部门、重点侨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的资源共享和对接,争取更多的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落户我市。借助欧美等国家的海外侨领、侨团、侨胞在人脉关系和商务网络方面的优势,支持侨商侨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3、加强多方合作。树立“大侨务”理念,加强侨务资源、上级侨务部门、市委组织部、中关村科技产业园、镇区等多方的合作,并充分发挥侨商会作用,根据我市地区特色、行业特色、园区需求,积极引导创新创业和侨商侨资投向。
(二)涵养侨务资源,扩大海内外交流联谊
1、坚持“国内海外工作并重”原则,积极主动地培育、发展和保护海外的侨务资源,以欧美、东南亚、港澳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与华侨华人、海外社团开展联谊活动,实现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侨情资源调查,配合市委统战部做好香港专项工作。
2、坚持“请进来”。做好海外重点社团和知名华侨华人的工作,加大联系海外侨团、侨社和“四有人物”的工作力度,建立密切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邀请他们来溧寻根问祖、参观旅游、投资考察等各种活动,积极引导他们与我市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3、积极“走出去”。发挥群团组织“民间外交”作用,主动组团或参团出访,加强与华侨华人、海外社团的交流与联系,通过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广交新朋友,深交老朋友,运用多种途径宣传和解读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信息,动员侨界人士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贡献力量。
(三)落实侨务政策,服务群众凝聚侨心
1、提升参政议政能力。积极支持侨界人士参政议政,组织侨界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或重大事项进行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畅通侨界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促进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侨界参政议政水平。
2、实施“侨爱工程”。完善为侨服务机制,大力实施“关爱工程”,造福侨界群众;继续倡导侨界企业家向光华中学贫困生捐资助学;继续帮助我市困难归侨侨眷家庭学生申请“沈有国助学基金”。
3、深入开展社区侨务。指导社区进一步加强“侨之家”建设,积极开展为侨服务。同时发挥侨界人士特长和优势,提高其为社区服务的热情,吸引他们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更好地实现“良性互动”。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侨务工作水平
1、加强学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上的讲话,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积极找到侨务工作的切入点,采取多种形式贯彻落实精神。
2、深化实践。持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侨界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侨务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侨务事业新发展。
3、优化作风。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和“八项规定”等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强双挂双促工作,调整侨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切实改进和优化为侨服务的工作作风。
二、收支决算情况
2014年财政拨款收入决算总额1067408元,资金决算支出1067408元。
资金按支出性质分基本支出685311.76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333912.78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80596.84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230070.60元;项目专项经费382096.84元。
按功能分为:行政运行支出605887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3000元,住房保障支出38521元。
三、“三公经费”公开情况
2014年本单位“三公”经费总额为90319元。其公务接待费为90319元,同比增加10021元,增比12.48%;接待批次98次,同比增15批次,增比18.07%;接待人员215人次,同比增35人次,增比19.44%。主要原因:本年度增加了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的力度,接待外商和海外高层次人员增加。本年度单位无公务出国出境人员,出国出境费用无。单位无公车,无公车费用。
2014侨联 附件.docx
侨联2014年度决算公示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