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镇区动态 >>内容

耐得寂寞清苦,致力史志编撰
发布日期: 2018-07-06 浏览次数:    来源:竹箦镇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卞德坤,男,1955年12月出生,溧阳市竹箦镇人民政府退休老干部,现居住溧阳市竹箦镇环镇西路9号。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玻璃照射办公室,今年63岁的卞德坤早已伏在案头,徜徉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了。

卞德坤头发些许花白,一副泛黄的老花眼镜架在鼻梁上,镜片后面双眼依旧炯炯有神。平日里,安静、温和、寡言的他一旦交流起有关修志的话题,厚厚眼镜片后面那一双眸子便立刻灵动起来。

史志编纂是一项繁杂而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查阅大量的档案、史志和报刊等资料,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更要连续几年坐冷板凳,耐心、毅力、吃苦耐劳、奉献付出等精神早已成为所有史志编纂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品格。由于卞德坤能吃苦、肯钻研、有毅力,再加上文字功底好,2008年8月,竹箦镇党委、政府安排他负责《竹箦镇志》编纂业务工作。当时的卞德坤没想到,他与历史文献工作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修地方志的过程繁杂而枯燥。卞德坤与其他四位同事齐心协力,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奔波四方,伏案笔耕。他不仅承担了镇志较重的撰写任务,还要负责工作的协调安排和全志的统审统筹统稿,经常写到下半夜才休息。

 

在编写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三个春秋,《竹箦镇志》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其间,共查阅档案1.3万余卷,专业(部门)志史和旧志24部,党史、文史、年鉴、谱谍100余本,召开座谈会43次,采访咨询3000余人次。

《竹箦镇志》的编纂出版,为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反映时代变革和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对扩大竹箦知名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竹箦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2013年、2015年,《竹箦镇志》先后获常州市档案文化精品一等奖,首届江苏省优秀乡镇(街道)志、村志评选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大家都说,卞老师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但是他没有。凭借修地方志时积累的大量历史资料,2012年4月至2017年7月,卞德坤又接受邀请参与《溧阳市志》的编纂,担任常务执行副主编,负责志书的统筹统纂和统稿。

他继续发扬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细致阅读志稿,提出审稿修改意见,自己动手对部分篇目重新查核资料、重新组稿,并在熟悉全志的基础上撰写了市志总述,为《溧阳市志》的编纂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2017年8月至今,已退休的卞德坤仍受聘参与《中共溧阳历史第三卷》《溧阳革命老区发展史》的编纂,参与《别桥镇志》《上兴镇志》《陆笪村志》的业务指导等项工作。

他一如既往,先后起草了溧阳党史三卷本、老区发展史编纂纲目和《上兴镇志》《陆笪村志》编纂篇目,以及溧阳市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布展大纲,承担溧阳党史三卷本最后一编(1992年2月至2012年11月)和老区发展史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五年部分的撰写任务。结合近几年志书编纂实践,对别桥、上兴镇志和陆笪村志编纂人员进行面对面业务指导。

“如果问我做这个寂不寂寞,那肯定是寂寞的,可是我爱它,所以乐在其中。”十年的坚持,十年的耕耘,在史志编纂工作中,卞德坤没有半步的退却,没有丝毫的松懈。他象热爱生命一样热爱着史志事业,给自己老年生活一个甜甜的微笑。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