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镇区动态 >>内容
赵欢,竹箦镇信访办主任,2013年至今已连续从事信访工作近5年。在这5年中,赵欢共接待来访群众965批1600余人次,其中还不包括临时劝返人员,这让他实现从对基层工作的“基本不懂”到“略知一二”再到“沉下心来”的逐步蜕变。
赵欢从工作至今基本每天7点半左右到单位(单位上班时间为8∶00),但经常这个时间点已经有来访群众在政府门口等着。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个礼貌的称呼,是面对初次来访人员的标配,“有什么事坐下来慢慢讲”是他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通过耐心的倾听,仔细甄别来访人员所反映的诉求,能当场答复的绝不拖延,一天下来虽常常会口干舌燥,但赵欢觉得,每每通过多方努力协调,得到已妥善解决诉求的群众认可,心中都会有满满的幸福感。
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这是从事信访工作的“四个到位”的要求,也是赵欢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接待来访人员过程中,有些人本身就带着负面情绪,还有的愤愤不平,甚至口出秽言,尤其是面对个别不断来访的人员,虽觉得其诉求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必须要把握好调解的度并尽量避免与其发生正面的争执,心中难免也会产生一些纠结和委屈,甚至会有抱怨。
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赵欢感到更多的是那份坚守与担当,所以在每一次的接待和调解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个人或群体,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成长和历练的过程。
信访是从全方位掌握基层工作知识的综合平台,土地纠纷、建房矛盾、民政救助、劳动保障等等方面都会经常涉及,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离不开单位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
赵欢说,他们常常把信访接待比作是医院“门诊”,有的问题能当场解决,有的问题则需“住院”或是“专家会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重复不断与各部门领导和参与调解人员的沟通过程,就是拓宽自身知识面、积累经验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只有充分把握住这一次次机会,才能最终做到厚积而薄发。
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殷殷重托,一头连着来访人员的拳拳期盼,我们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人,必须振奋精神,以真诚、真心、真情去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心换心,以情动人,才能更好地为乡镇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