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镇区动态 >>内容

共克时艰,有我力量 | 致敬溧城防疫一线20户家庭!(系列报道一)
发布日期: 2020-03-09 浏览次数:    来源:溧城镇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总有一些画面,让人动容;总有一些榜样,催人奋进。在单位,他们是我们熟悉的身影;在家庭,他们是夫妻,是母子,是并肩作战的战友。疫情来袭,他们是逆行者、是坚守者、是奉献者……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无名英雄!

 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以及他们身后默默支持的家庭,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带您直击防疫一线的“他”“她”以及他们的家庭 ——— 致敬战“疫”中千千万万个平凡家庭中的平凡英雄!

邵正毅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有一支队伍,放弃团聚的时光远离家人,奔赴防疫一线。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他们就是溧城镇防疫指挥应急防控处置小组,邵正毅就是其中一员。

 口罩、护目镜、手套、防化服、面包车,从1月28号开始,邵正毅就一直驻守在疫情一线,在高铁站、高速道口、小区、医院、医学观察点中往返穿梭,转送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对象。无论午夜或是凌晨,刮风还是下雪,只要值班室的电话响起,他就会条件反射式的做好简单防护,奔向工作地点。近一个月,他没有休息过一天,也没有回过一次家,转送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对象31批86人。

 妻子毛莺宇,溧阳市信访局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响应单位号召,在昆仑花园社区做志愿者,配合社区做好外来人员排查,在散住楼路边卡口前把关值守,顶风冒雨,不辞辛劳。

 家中的女儿只能交给年迈的父母照顾,所幸女儿乖巧懂事,知道爸爸妈妈都在奋战防控疫情,每日上完网络课程,便自己做做手工,玩玩玩具,想爸爸妈妈了,给他们打个电话。

胡 燕

 阳光城市社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岗位上,有一对“夫妻档”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于斌、胡燕家住阳光城市北香园,胡燕是镇政府信访办的工作人员,而于斌是社区工作者,他们既是夫妻又是战友,他们并肩作战,却又默默守护,他们用行动对照初心,用担当书写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五,胡燕被抽调到阳光城市社区防疫排查工作,2月4日,她临时担任楼幢疫情应急防控楼长。

 爱人于斌不放心爱人,他自愿报名也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张贴统计排查社区外来人员、筛查居民发热情况、给居民买菜送药、汇总上报重点地区返溧人员详细信息。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夫妻俩毫无怨言,义无反顾投入“抗疫”斗争。

 面对寒冷的天气和严峻的疫情夫妻俩用自己的行动与爱心给人们带来了冬日里的温暖与保障。在艰巨的疫情面前,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他们抗击疫情的信心和斗志,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亚群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就是和时间在赛跑,溧城镇计生部门负责人杨亚群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回到岗位,根据市指挥部的要求,溧城镇成立了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计生部门。杨亚群作为镇计生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召集所有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分工部署,快节奏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从年三十起,她就没有在家吃过一顿饭,有时加班回到家已经深夜十二点左右,高二的儿子也调侃说:老妈,你把柴米油盐和儿子都抛脑后了。的确,从接到任务后,家里的一切没有时间过问,全交给丈夫陈江。

 陈江在企业工作,在企业没复工之前,包揽家里的所有家务和儿子的学习。平时从不沾家务的男人,这次毅然系起围裙,打扫卫生、对着手机学做菜、洗衣服,突然变得无所不能。儿子也变得特别听话,加班回来知道关心老妈,留着他喜爱的零食给老妈当夜宵。其实除了在防疫工作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强大后盾,默默支持着一线工作的家人,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

余哲成

 余哲成是东升社区大学生村官。2019年步入婚姻殿堂,在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中,因为疫情防控工作,余哲成需要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于是夫妻二人的第一个春节没能一起度过。

 疫情防控期间,余哲成始终坚守岗位,妻子也积极配合社区疫情防控措施,参与志愿服务,双双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

车畇熹

 车畇熹是溧城镇福阳社区的党员基层工作者,丈夫是市机关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除夕夜当一家人准备欢度春节的时候,接到了疫情管控的工作通知,车畇熹只能扔下还在喝奶的孩子,和家人简单交代几句后,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

 由于丈夫也要参与疫情管控工作,深入定点社区摸排信息,夫妻二人有时早上5点半就要出门,晚上值班到凌晨才能回家,四个多月的孩子只能托付给长辈,母亲年前动完手术还未完全恢复,也在帮着照料孩子,家人的支持给这对小夫妻吃了颗定心丸。

 每天车畇熹和同事们都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她时常无法及时给宝宝送奶。车畇熹便从纯母乳喂养改成混合喂养,起初孩子对奶粉的不适应,对奶瓶强烈的排斥,和父母分离的焦虑,弄得夫妻俩无所适从,孩子时常哭累了就睡着了,只有看到妈妈回家才会展开笑容。

 疫情一天比一天严峻,病毒的传播远比想象的厉害。摸排信息、外来人员登记、实施外来人员居家隔离等工作,每天接触的人员复杂,为了家人的安全,夫妻二人商量决定丈夫独居,但自己由于要哺乳无法隔离居住,每天都得完全消毒才敢照顾孩子。每次回家望着家人忙碌的背影,心里不免有些愧疚,加上丈夫的外婆住院,只能婆婆一人去照顾,作为晚辈的夫妻二人也没有时间探视,两人也是聚少离多。

 夫妻俩说党员的政治觉悟不允许他们有丝毫推脱,必须站出来回到岗位为群众把好家门口这关,他们只是和其他同事一样履行职责而已。

 一个家庭,两种职业,共同的信仰让他们始终坚守“疫”线。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