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镇区动态 >>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 >>内容
为深入贯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市两会精神,1月14日,溧阳高新区召开2023年工作思路研讨会,聚焦“品质城市攻坚年”工作主题,锚定“创成国高新、迈向科技城”目标愿景,全面盘点2022年度工作,共同研究谋划2023年度工作思路。溧阳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昆仑街道、各局办(中心)副科级以上领导、苏控集团班子领导及部分85后年轻干部参加此次活动。
思想碰撞,思维升华。14日上午,来自园区各单位的14名同志先后围绕《如何是好》《基业长青》《鲁冠球》《创业的国度》《第三次工业革命》《光刻巨人》等书籍分享读书心得,在阅读中拓视野、富学识、长才干,园区“学习型组织”建设成效明显,“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学习氛围愈加浓厚。
勇攀“高”峰,向“新”前行。14日下午,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昆仑街道、苏控集团、各局办主要负责人围绕“聚焦项目、聚力创新,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人才集聚吸引力”工作主题进行交流发言,集思广益、凝心聚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
市委常委、溧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朱威充分肯定了园区2022年取得的工作成绩。
他指出,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溧阳答卷的新征程上,园区在城市发展方向上,要突出先融入南京都市圈、后接轨上海都市圈,进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产业选择上,要优先发展四大千亿产业,形成规模与特色;在产业发展方式上,要以强链补链形成产业集群为主导的方式,向以创新发展为主导的内生驱动发展方式转型。
“创新发展”势在必行。从国内外形势看,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区域布局正在发生广泛深刻调整,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国家竞争的实质上是创新之争。从城市发展看,东莞相比美国底特律下对了加强“科技基础设施”这步“先手棋”,跃升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因此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从溧阳发展看,先进制造业已成为溧阳发展立市之本,现在亟需培育更强的创新动能、将创新驱动作为溧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创新发展”实践路径。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让企业成为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要加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资源,依托生态优势,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和高端平台载体。要构建活跃的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和法治环境,通过举办类型丰富的创新创业类活动加强国内外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
朱威表示,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极不寻常,园区上下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园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中有进、困中破局、难中攀高,交出了一份鼓舞人心的高新区答卷:
一是团队有活力。始终坚持改革为要,通过实施活水计划、打造青年干部展示平台、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苏控集团化改革,进一步展现干事创业新气象。
二是创新有亮点。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园区在全省高新区创新综合评价中实现“四连冠”,并作为全省唯一单位被省政府推荐优先升级国高新。全年高端科创平台的打造、高质量科创活动的举办、高水平产业联盟的组建、高浓度创新氛围的营造,进一步释放强劲创新动能。
三是产业上规模。始终坚持产业为先,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850亿元,同比增长65%;工业应税销售1910亿元,同比增长69%,动力电池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功荣获三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四是治理提水平。始终坚持协调发展,全年高效做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信访维稳、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等工作,通过建成城市“智慧大脑”综合指挥中心、发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进一步展现城市治理新面貌。
五是服务有改善。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创新开展“先租后售”助力人才安居,南师大实小、幼儿园的顺利开学、巴中实训基地的加快建设擦亮教育品牌,丰富的活动、丰富的业态进一步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
朱威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园区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冲刺国高新的决胜之年。新的一年,园区要紧扣全市“品质城市攻坚年”工作主题,锚定“创成国高新、迈向科技城”目标愿景,突出“两聚两提升”工作重点,在溧阳建设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一要聚焦项目,抓项目就是抓落实。始终把重大项目作为重中之重,聚焦动力电池、精品不锈钢主导产业,紧扣“高质量”、招引“好项目”,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重大项目,全流程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同步高标准做好园区载体建设,抓细重大工程项目;高效率抓实道路建设、住房保障、整治提升等民生实事项目。
二要聚力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整合园区产业链和创新链优势资源,大力推进高端平台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原始创新和产业化,力争国家清洁能源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取得突破,谋划布局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高标准打造“创新走廊”,建设高品质创新社区,提升创智园创新综合体服务品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确保实现全省综合评价“五连冠”,全力冲刺国高新。
三要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产业规模与特色就是竞争力。持续做大“2+2+X”产业集群规模,推动精品不锈钢产业迈上千亿级台阶,动力电池产业突破1200亿元,全年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产业超1800亿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含新量”,打造更多“专精特新”。加快古渎、宋庄片区更新步伐,放大“绿电”能源优势,打好能源成本攻坚战,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四要提升人才集聚吸引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推进打造龙湫湖、体育公园、创新大厦(双子楼)等园区地标,统筹商业综合体、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建设。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动南师附中落地建设,规划建设综合医院。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出具有园区特色的美丽乡村品牌。充分发挥群团优势作用,进一步涵养开放包容、创新活力的园区文化氛围。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辉煌。溧阳高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溧阳建设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新区新实践,加速迈向生态创新智慧宜居的现代化科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