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溧阳高新区、溧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管理办公室,市各委办局、直属企事业单位:
《溧阳市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溧阳市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同意在河北省宁晋县等31个县(市、区)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的批复》(广电函〔2023〕149号)文件精神,我市获批全国首批试点名单。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水平,以试点促示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按照建设智慧江苏、智慧广电等部署要求,充分释放广播电视网络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新动能,依托城乡一体的新一代广播电视网,充分发挥智慧广电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打通智慧广电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促进广播电视从功能业务型向创新服务型转变,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和信息服务需求。大力推动我市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努力打造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的“溧阳样本”。
二、工作目标
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产业振兴”新路径,构建“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产业振兴”体系,为我市党务、政务、农业、医疗、养老、科技、旅游、法制等各类民用、政用及商用方面信息资源提供宣传服务支撑,推进溧阳智慧广电网络、技术、服务在全市各领域乡村公共服务和信息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力争到2024年末,溧阳智慧广电乡村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成为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普及率和网络质量明显提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资源向基层下沉,思想舆论引导能力和乡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智慧广电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得到广泛拓展,基本实现广播电视由功能型向智慧型转变。
不断聚焦百姓民生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在服务各级党委政府、服务乡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智慧广电乡村工程长效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坚持资源下沉,加强乡村舆论阵地建设
1.进一步完善乡村广播电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和老旧小区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转型和光纤化、IP化改造,开展光网提升行动,加强全市FTTH接入网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实施广电数字城市“双千兆”网络覆盖提升工程。(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市广电网络公司)
2.繁荣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挖掘“一镇一屏,一村一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依托新型有线电视网络构建“一镇(村)一品”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区域电视门户,以电视端为主,手机移动屏等多屏端为辅,基于高清、4K超高清互动电视开设乡村振兴专属点播节目和本地访问入口,促进本地要素在电视端、手机端的聚合和呈现,平台建设项目资金严格参照常州智慧广电“一镇一屏(品)”工程模式进行分担。完善长效运营机制,促进溧阳残联、法治溧阳、智慧党建、智慧人社、科普溧阳、商务溧阳等本地电视公共服务平台可持续化为民服务。(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各相关单位、市广电网络公司)
3.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服务功能应用,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平台宣传内容运营管理,落实文明实践平台应用服务和运行维护资金保障,完善中心、所、站长效监管机制管理,合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广电网络公司)
(二)坚持数字赋能,服务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
1.服务乡村基层党建建设。探索开展党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依托智慧广电网络资源和终端优势,建设党建互动平台和党员远程教育体系,向基层党组织、企事业单位、学校、乡村文化站宣传“学习强国”“基层风采”等优质党建内容。重点打造可以从市级延伸到乡镇街道和村(居)基层的党员在线教育培训和视频会议互动协作三级架构党建平台,提升党员自身觉悟,通过数字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和智慧化。(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广电网络公司)
2.加强村(居)信息公开服务长效运行监管。加强内容更新和平台维护,通过规范流程、完善机制、定期督查,促进三务公开,实现“权为民所赋,利为民所谋”。通过电视端和移动端结合,实现全市村(居)全覆盖,及时将党务、政务、财务等与民众密切相关的小微权力事项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村(居)信息电视公开的实施意见》(溧委办〔2020〕37号)文件要求自2025年起继续给予长效运行经费保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各相关单位、市广电网络公司)
3.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加强与上下游应急广播平台和各类应急信息源的对接,加大终端覆盖密度、提高双向比例、拓展终端类型、扩大发布渠道,积极拓展气象服务、农技推广、灾害预警、综合治理、生态保护、文明宣传、安全生产等功能应用,实现多部门协同、多平台接入、多终端展现、多场景应用的全天候应急服务功能,形成覆盖乡村、平战结合、立体防控、安全可靠的乡村综合治安防控体系。(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融媒体中心、市广电网络公司)
4.积极参与“平安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广电服务“平安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已有的网络资源优势和用户覆盖优势,借助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公共视频安全服务,助力乡村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推进乡村公共安全高清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和应用拓展。(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各相关单位、市广电网络公司)
5.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基层精细化治理。大力推进一批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统筹推进广播+监控+平台等与乡村治理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广电专线资源、存储资源、平台资源等优势,有效探索新兴乡村治理应用场景,比如河道防溺水预警、占道经营预警、违章停车预警广播驱离等。推进网格化服务资源下沉,打造村社区级基层网格化治理服务平台,引入群众参与,实现群众吹哨、基层部门报到的基层网格化、精细化治理服务微循环,通过可视化呈现助力乡村管理扁平化、服务网格化、工作信息化,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同时对接溧阳市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治理数据互联互通,为溧阳“城市大脑”建设提供数据支撑。至少完成礼诗圩村、牛马塘村两个数字乡村试点建设。(责任单位:溧城街道、上兴镇、溧阳市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市广电网络公司)
(三)坚持服务升级,推动乡村公共服务智慧化发展
1.推动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智慧化发展。建设“有时溧阳”电视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优势,对接溧阳优质文旅资源和“有时溧阳”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利用广电网络优势资源,通过对本地乡村旅游资源和农特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引流,促进消费升级,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溧阳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打造全域智慧文旅的“全国品牌”。(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广电网络公司)
2.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医疗”建设。推动智慧广电服务基层医疗,重点打造一批健康服务自助小屋示范村(社区),实现老年群体血压、血糖、心率、体重等健康自助便捷监测服务。同时,有针对性地通过老人用户数据沉淀和分析,为老人智能化推送相关的医疗健康服务信息,为老年群体、残障人员的基础健康服务保驾护航。建设一个以上健康小屋试点村(社区)。(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广电网络公司)
3.推进“智慧广电+平安校园”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中小学生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是政府、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校园暴力和一些意外伤害事件的频繁发生让家长和学校防不胜防,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和谐音符。依托智慧广电网络资源优势,加强校园公共安全广播、安防监控、电子围栏、智慧消防等安全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杜绝校园安全隐患事故发生。至少完成一所校园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广电网络公司)
4.推进“智慧广电+居家养老”建设。针对村(社区)老年群体,打造电视专属服务平台,依托智慧广电终端资源优势,助力溧阳本地如意小食堂,为老人提供电视线上点餐和助餐服务,同时可为管理部门提供电子化助餐台账;对村(社区)独居、孤寡和高龄等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提供智慧广电5G手环、一键求助、烟感预警等物联网设备,为老人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提升老年群体居家康养服务水平。至少完成一个助餐和居家养老示范村(社区)建设。(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镇(街道)、市广电网络公司)
(四)坚持数实融合,服务产业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1.推进“智慧广电+农业生产”建设。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依托智慧广电网络资源优势,加快智能化农村试验区建设,提升农业生产耕种装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作业精细化,推进先进适用智能农机与智能化农场建设等协同发展,挖掘千兆光网和5G移动物联网等在农业生产智能化场景的典型应用,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和智能化,至少完成一个智能化农场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广电网络公司)
2.打造“智慧广电+公益直播”建设。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方面,融合市融媒体中心、市商务局的互联网直播资源,以及电视端社会公信力和区域精准性特性,更好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作品宣传推广效应,为促进特色乡村、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贡献力量。推广“公益直播+消费帮扶”模式,拓展传播平台,以公益之力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市融媒体中心、市商务局、市广电网络公司)
3.助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按照建设美丽溧阳部署要求,在省级特色美丽田园乡村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中,围绕乡村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发挥广电有线网络的平台优势,打造溧阳特色的红色村级美丽乡村,围绕“一村一特色”,开设专属电视访问入口。充分挖掘一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美丽乡村,保护红色文物遗址,通过大小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或沉浸式多媒体等数智化手段,保护传承特色、红色资源,提升红色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丰富美丽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生活幸福感。完成竹箦镇水西村、别桥镇塘马村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各镇(街道)、市广电网络公司)
4.推进“智慧广电+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利数字化转型发展,全面实现预报预警、科学决策和智能调度,升级改造水雨情监测预警设施,推进城市防洪工程自动化建设提档升级,完善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实现水利工作“实时监管、科学预测、精准控制、高效处置”的目标,全面提升溧阳水利信息系统的防汛辅助决策与指挥、水资源保护、河湖水系管理能力。完成水雨情监测预警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城市防洪工程自动化更新工程、小型水库安全监测工程等方面至少1个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广电网络公司)
5.推进智慧技防小区建设。重点实施智慧安防小区,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小区智能充电桩、楼道、电梯等智能化安全管控体系建设,及时为小区物业或者社区提供有效预警,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打造治安防控信息中枢,以智能化技术融合现代警务机制,全面构建立体化、全覆盖、融合式、高智能的智慧小区,为溧阳“城市大脑”提供基础数据服务支撑。至少完成一个智慧安防小区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各镇(街道)、市广电网络公司)
6.助推农村生态文明信息化。发挥广电网络、5G和广电物联网优势,对接溧阳城市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耕地非农化及矿山盗采等问题进行智能化实时监管和预警,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助力数字治水、森林防火、气象预警、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的远程化、可视化、智能化建设。(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溧阳生态环境局、市广电网络公司)
四、进度安排
开展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工作,主要有启动调研、行政推动、项目实施、评估验收等四个进度节点。
(一)启动调研(3月份)。开展试点相关调研工作,制定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方案设计和论证。
(二)行政推动(4-5月份)。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单位动员会议,印发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三)项目实施(5-10月份)。相关责任单位与市广电网络公司对接具体实施工作,开展试点项目建设。
(四)评估验收(11月份)。完成试点建设竣工验收和成效评估,形成试点建设报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溧阳市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研究协调工程建设重大事项,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和推动工程建设规范有序开展。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完成。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负责“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的推进和监督管理,协调推进工程实施。建立与政府相关部门及街道、镇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推进计划,统筹做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组织、管理和落实工作。市广电网络公司负责“智慧广电乡村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和运行维护。(责任单位: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溧阳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二)完善政策资金支持。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将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纳入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筹部署,合力推进。充分争取和利用中央、地方各类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大对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能够长效运行。(责任单位: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溧阳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三)以试点促示范。全面总结前期智慧广电乡村试点建设的工作经验,在全市选择典型地区和特色业务,统筹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工作,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的原则,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积极探索有益经验,持续扩大试点数量和覆盖面。确保我市顺利通过“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验收。(责任单位: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溧阳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附件:溧阳市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溧阳市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扎实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工作,确保我市顺利通过“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验收。特成立溧阳市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张 顺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张鸿浩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宋玲园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李 球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级机关工委书记
王 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成 员:吕建强 昆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戴馨怡 溧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彭 攀 天目湖镇党委委员、农村工作局局长
芮建亚 埭头镇副镇长
孙 建 上黄镇副镇长
潘 伟 戴埠镇人大主席
葛燕华 别桥镇副镇长
陈 柯 竹箦镇党委宣传委员
陈松涛 上兴镇党委政法委员
朱初冬 南渡镇副镇长
王 敏 社渚镇副镇长
万冀春 古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赵一华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丁晓华 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副主任
朱 林 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史志忠 市发改委副主任
虞锡平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副局长、
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黄 奎 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吕 鹏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陈 韧 市公安局副局长
杨志文 市民政局副局长
吴旭辉 市司法局副局长
黄亚红 市财政局副局长
周 骏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吴锁顺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强 裕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陈 皎 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陈 军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龚 明 市水利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胡永进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汪 玥 市商务局副局长
江 峰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
殷向志 市疾控局局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兼)
黄金元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黄黎明 市数据局副局长
李 军 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狄志涛 平陵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
王英磊 天目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唐正昊 溧阳高新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潘春涛 中兴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建新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史裕琴 市气象局纪检组组长
吴彦波 市消防救援教导员
史建伟 市广电网络公司董事长
卢春勤 市广电网络公司副总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宋玲园同志兼任,江峰同志、史建伟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